高考结束,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可是让无数考生和家长头大的事儿。高考志愿填报季,千万家庭陷入城市、学校、专业的抉择困境。其中,选城市还是选学校就像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一样,成了大家纠结的核心问题。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提出的技术壁垒论和产业联动说引发热议,究竟哪种选择能让孩子少走弯路?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填报高考志愿的专家,张雪峰老师曾经在衡水中学做过一次演讲,他在演讲中就明白准确地提出,先选地域(城市),再选其它。比如兰州大学是985,你去兰州能干啥?兰州的GDP相当于江苏省的宿迁市,太低了,各种资金、配套都跟不上,人才流失很严重。很多人宁愿上个非985,也不愿意去兰州,这就说明了地域的重要性。

天南海北是无数学子向往的地方,即天津、南京、上海、北京,那可是资源的聚集地。这里有丰富的实习机会,据统计,一线城市的有名的公司数量占据全国的大头,像北京的互联网大公司、上海的金融机构,年年都会为高校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岗位。
而且,一线城市的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各种艺术展览、音乐会、学术讲座层出不穷。想象一下,在周末的时候,你可以去国家大剧院听一场高雅的音乐会,或者去中国美术馆欣赏一场顶级的艺术展览,这种文化的熏陶是在另外的地方难以获得的。
产业集聚效应让新一线城市成为性价比之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进阿里比例超部分985,苏州大学外企留城率达70%。武汉光谷、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带的企业,给对口专业毕业生开出的薪资比全国中等水准高30%。张雪峰特别强调想在哪里混,就在哪里学的原则,华南理工毕业生进广东电网的概率是外地名校的3倍。

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自我的地方。一所好的学校,就像是一座知识的宝库。它有着优秀的师资力量,这些老师不仅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还拥有丰富的教导学生的经验。好学校的学习氛围也十分浓厚。身边的同学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进来的优秀人才,大家都在努力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不自觉地受到感染,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而且,学校的声誉和品牌也很重要。一所知名的高校,在社会上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与影响力。毕业之后,你拿着这所学校的毕业证,在求职市场上会更有竞争力。
那么,到底该选城市还是选学校呢?其实,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如果你对专业有明确的规划,并且这个专业在某所学校有着独特的优势,那么选择学校可能更重要。比如,你想学航空航天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你想学传媒专业,中国传媒大学会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如果你想拓宽自己的视野,接触更多的机会和资源,那么选择城市可能更为合适。比如,你想从事金融行业,上海的高校可能会为你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如果你想进入互联网行业,深圳的高校可能会让你离梦想更近一步。

填志愿选城市还是选学校,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城市和学校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咱们不可以简单地说哪个更重要。在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要通过你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规划、未来发展等因素,权衡利弊,做出最对自己最合适的选择。张雪峰的建议本质是:用专业保底线,靠城市拓空间,让学校成为跳板。在这个产业变革加速的时代,与其盲目追求名校光环,不如让志愿填报成为职业规划的第一站。
毕竟,这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关乎着我们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慎重考虑,做出明智的决策,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