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iation equipment maintenance航空机载设备维修

<
>

缅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逝世!

时间: 2024-06-15 13:33:04 |   作者: 航空机载设备维修

描述:...

详细介绍


  6月1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因心梗病逝,享年92岁。

  王永志,辽宁省昌图县人,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年)。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

  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永志星”。2017年6月12日,入选“八一勋章”首批候选人名单。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在中国航天界,有一位“常胜将军”。在40多年的航天生涯中,他领导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在他和老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10年时间跨越了国外40年的航天发展历史。他就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1932年11月,王永志出身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老房村一个贫农家庭。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他从小就下地干活,6岁时还一个字都不认识。7岁那年,他的大哥不甘于因一家人没有文化受人欺辱,背着父亲把他送到八面城的南街小学报了名。这样,王永志哭着闹着要上学读书认字的愿望总算实现了。几年后,正愁无力升学之际,昌北县(今属辽宁省昌图县)解放了,贫苦家庭的孩子不用交学费就能去学习。家庭贫穷、生活艰难,让聪明勤奋的王永志对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倍加珍惜。初中三年,他年年考第一。

  1949年,王永志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至位于沈阳的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读高中。东北实验学校是当时全东北最好的中学之一,学校环境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王永志徜徉其间,被生物课上所讲的农业科学深深吸引。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目睹过中国农村民不聊生的景象,农民辛苦耕作却无法果腹,于是他立志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改良物种、提高粮食产量,让天下人吃饱穿暖。

  但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他的理想。学校离机场不远,当看到划过机场上空的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看见志愿军空军起飞迎敌、搏击长空的飒爽英姿,王永志感到十分兴奋,将自己的理想志向从“地上”转到了“空中”,打算报考航空院校。

  1952年,王永志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在名师云集的清华园,王永志潜心向学,打下了扎实的飞机设计专业基础。

  1955年,王永志顺利通过留苏选拔考试,两年预备班学习后,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求学。其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自此,人类进入了宇宙航行探索的新时代。

  美苏太空争霸的局面让新中国意识到航天事业对于国防的重要性,决心培养航空人才。

  此时,中苏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这中间还包括“苏联接收火箭导弹专业中国留学生”一项。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决定,让莫斯科航空学院攻读飞机设计专业三年级的8名留学生全部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其中就有王永志。

  “1957年是‘火箭年’,这一年我成为‘火箭人’,这一年是我人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虽有不舍与忐忑,但王永志很快调整好心态,坚定了服从国家发展需要、学好火箭导弹技术的决心。

  莫斯科航空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会聚了许多蜚声国际的航空航天专家、教授,如苏联航天界著名专家科罗廖夫的第一副手、时任莫斯科航空学院火箭教研室主任米申教授。

  1960年,王永志毕业在即,米申看中了这名勤奋且充满天赋的中国青年,主动提出带王永志做毕业论文。在中苏关系紧张破裂的局势下,米申依然对王永志坦诚相待,宽慰他不要担忧,坦言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不会因此而改变,并鼓励王永志不要有任何顾虑,把毕业论好。在米申丝毫没有保留的悉心指导下,王永志完成了毕业论文《洲际导弹设计》,且获得了答辩老师的高度评价。米申十分高兴,对王永志寄予厚望,勉励他道:“这是你第一次当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希望这不是你最后一次当总设计师。”

  在跟随米申学习期间,年轻的王永志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思维方法,迅速走向航空科技的前沿地带。

  1961年,王永志回国。此时正是中国的火箭航天事业上马之时,他立即投入到我国第一代火箭的研制过程中,在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开展工作。这些老科学家广博精深的学识、严谨求实的作风、敢于较真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使王永志受益良多,帮助他在刚参加工作的十几年里,快速成长为我国第一代导弹研制的重要技术骨干。

  其中,钱学森对王永志的影响最为深远。早在王永志的学生时代,这位中国科学界的巨擘便是他崇拜的偶像。参加工作后,他被分配在钱学森担任院长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有幸直接聆听钱学森的教诲和指导。

  1964年6月底,担任中近程火箭总体设计组组长的王永志第一次走进大漠戈壁,执行发射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任务。因天气炎热,火箭推进剂在高温下膨胀,燃料储箱内不能灌进足量的燃料,致使导弹射程不够,无法打入落点。就在专家们考虑在有限的火箭燃料贮箱中添加推进剂时,王永志对戈壁滩高温导致密度变化后的推进剂配比进行了严密计算,得出了卸出600公斤燃料,火箭就会命中目标的结论。

  当时王永志是在场所有人中军衔级别最低的,又是个年轻的新面孔,他的设想并没有正真获得专家们的支持,他们都以为减少燃料和提高射程之间是南辕北辙。王永志坚持自己的观点,鼓起勇气越级向当时的最高技术决策人钱学森陈述。钱学森认为王永志的意见有道理,批准实施这一方案。卸出燃料后,果然射程提高了,火箭连打3发均中目标。

  王永志敢于打破旧有规则,其创新路线和逆向思维得到了同事们的赞赏,也得到了钱学森的关注与肯定。

  从1964年担任中近程火箭总体设计组组长、中程火箭总体设计室副主任,再到1969年担任洲际导弹的副总设计师,王永志在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炼了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组织才能,管理经验日趋成熟。这年,在讨论洲际导弹是否要全箭试车的关键时刻,钱学森再次支持了王永志只试二级火箭的想法,为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1978年,中国开展第二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时,钱学森认为王永志有足够的能力担任第二代战略火箭总设计师,于是建议让王永志挂帅。自此,王永志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平台。

  在深入、系统地总结第一代火箭研制经验的基础上,王永志主持制定了第二代液体远程火箭总体技术方案,首创了许多管理制度,如按研制阶段实行设计评审、不得带着问题转入下一阶段等。

  他从全局出发,将可靠性量化指标列入了火箭的研制技术指标。首先从设计抓起,他亲自撰写了24条《设计守则》,并从全国请来了40多个厂家的代表,筛选高性能、高质量的各款电子原器件,编制了《电子元器件选用目录》,规范了选用范围;随后他又编制了《原材料选用手册》和《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要求》,明确“谁外协谁负责,谁采购谁负责”的职责划分。王永志确立的这种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影响深远,至今仍在使用。

  事实上,在几十年的工作中,王永志总能打破常规,用创新精神赢得主动,以批判思维锐意进取。其创新思维不仅体现在制定各种重大技术方案上,还体现在工程实践的具体设计中。

  1986年,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六任院长。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火箭研制工作既形成巨大压力,又提供了绝佳机遇:国内市场萎缩,研制经费缩减;国际上,欧美航天发射接连失事,卫星发射运力短缺。打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成为中国火箭研制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火箭最大推力达8t的运力需求,王永志提出了放弃串联方式,采用横向并联捆绑、增加四个助推器以提升火箭推力的全新思路,将运载能力从2.5t提高到9.2t。而采用这一思路开发出的火箭型号,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捆”)。

  王永志的思路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而王永志谨慎判断、果断决策、敢为人先的胆略同样为人称道。

  1988年11月1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正式签署澳星发射服务合同,这是中国与国外签订的第一份商业发射合同。合同内容复杂而苛刻。美方要求,首先中方需在1990年6月30日前完成一次成功发射试验,其次在任何一个时间里,只要美方认为中方不能发射,或没有充分论据验证自己能够按时发射,美方有权随时终止合同,并对中方罚款100万美元。

  冒着巨大的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与技术风险,王永志力排众议,坚持选择上马“长二捆”。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掐算着工期,制定出一套翔实可靠的研制时间表。500多个日夜、18个月,24小时不停工,他们完成了全箭24套44万多张设计图样、120多个工艺攻关项目、5000多套特殊工装、几十个部段和十几万个零件、300多项大型地面试验、20箱技术难题,将过去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的全过程,从五六年压缩至一年半,第一次试验便大获成功。无疑,“长二捆”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除此之外,王永志担任院长以来,还多次作出敢为人先的战略决策:他亲自签署贷款书承担风险,开研究院自筹资金和贷款开发之先河;开辟了固体小火箭和固体远程火箭两条新战线;摒弃了“一箭一星”的设计理念,使型号研制工作走上了“基本型、系列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运载火箭、战略火箭、战术火箭和民品4个系列全面发展的战略格局。

  1月,中央专委召开第五次会议,决定从飞船起步,发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作为可行性论证组组长的王永志创新性提出了“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步走的后续任务衔接规划。很快,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与“三步走”规划得到了中央专委和的首肯。9月21日,由中国政府批准实施,以“921”为代号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开启。

  在此期间,他勇于创新,在一些关系到实验成功与否的重要时刻作出了及时决策,如将主着陆场由河南黄泛区改址为内蒙古草原、发射场采用“三垂一远”新模式等,并提出了飞行轨道设计的基本要求,为七大系统尽早开展方案设计工作铺平了道路。

  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王永志经常前往一线与科研人员研讨,帮助各系统制定自主创新又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完成了具有自主故障诊断和逃逸控制能力的“长征二号F”火箭的研制方案、三舱飞船研制方案、陆海基S波段统一测空通信网方案……这一系列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自主创新成果,为中国的载人航天铺就了成功之路。

  王永志说,他一生干了3件事,3件事干了一生——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30年从事导弹与火箭研制,20余年从事载人航天,他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国防科研和载人航天事业中,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不仅让中国人梦圆飞天、揽月九霄,更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1月2日,中国优秀党员,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石油矿业机械专家,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原资深首席高级专家顾心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山东省济南市逝世,享年87岁。

  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创烧伤外科专家、我国创烧伤专业主要开创者之一、原第304医院(现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院长盛志勇,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2月2日,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优秀盟员,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第七届上海市数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和生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2月4日,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杰出的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伯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2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胆胰外科学专家、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香港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会荣誉院士刘允怡教授因病辞世,享年76岁。

  2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起鹤,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2月23日,中国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水文地质、水文生态及农业水土工程专家,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咨询委员,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佩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90岁。

  3月1日,中国党员、著名岩土及地下工程专家、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孙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中山医院病逝,享年98岁。

  3月8日,我国著名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总工程师、原副台长朱能鸿,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85岁。

  3月19日,中国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水声科学技术事业开拓者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杨士莪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3岁。

  3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工合成专家、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原院长兼总工程师李俊贤,因突发心脏衰竭在洛阳市去世,享年96岁。

  4月2日,中国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计亮年院士,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 90岁。

  4月10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顺和,因病医治无效,在扬州逝世,享年85岁。

  4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矿床地质学家,安徽省原地矿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技术顾问常印佛,因病医治无效,在合肥逝世,享年93岁。

  4月28日,中国优秀党员,著名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催化成就奖获得者,厦门大学教授万惠霖先生辞世,享年86岁。

  5月2日,中国优秀党员、“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现代煤化工技术专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洛阳逝世,享年97岁。

  5月4日,中国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家、原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94岁。

  5月8日,中国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著名电机设计与制造专家汪耕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5月9日,我国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原理事长白以龙研究员,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5月13日,中国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戴立信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

  5月22日,中国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海洋地质、石油地质学家金庆焕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90岁。

  5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原院长邱蔚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6月1日,中国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稀贵金属冶金专家、云南大学教授陈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昆明逝世,享年89岁。

  6月8日,中国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6月1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因心梗病逝,享年92岁。


上一篇:2023航空维修行业分析:深度维修能力有待提升 未来10年民航市场需求为1167亿美元 下一篇:高考结束后发现这25位明星5位理科学霸很多清华北大多人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