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动态

新疆低空经济强势起飞 时间: 2025-04-25 02:49:03 |   作者: 媒体动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起的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作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重要赛道,低空经济正“加速起飞。

  新疆正在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研发技术等方式,赋能传统产业,推进低空经济持续“出圈”。

  低空经济是指在低空空域范围内,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积极开展相关航空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广泛辐射带动低空飞行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飞行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等相关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空域通常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 1000 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一样的地区特点和实际要可延伸至 3000米。

  低空经济的核心是航空器与各产业的“组合式”经济形态,如“农林+航空”“体育+航空““电力 +航空”、“公安+航空”等。

  低空经济产业构成分为四大板块。低空经济作为综合体最重要的包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为主的四大板块。低空基建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石,包含监管设施等,其中ADS-B 系统随着雷达的发展成为新的航空管理设备。低空航空器的创新则主要在无人机和 eVTOL。

  中游:主要为低空产品制造,各类低空产品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原材料、特种橡胶与高分子材料等)与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机、飞控、机体等);

  下游:主要为运营和各种应用场景(包括旅游业、物流业、文旅业与巡检业等)。

  根据新华网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而到2035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3.5万亿元大关。

  赛迪顾问日前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据测算,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其中,在低空经济规模贡献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最大,接近55%;围绕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交通等经济活动带来的贡献接近40%,而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尚未充分显现。

  无人机产业是我国低空经济的主力军。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3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1174.3亿元(含制造、运营及服务收入),稳居全球首位,预计2025年将超过2000亿元,复合增速达30.5%。

  根据民航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不含无人机)达到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12%。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能够垂直起降的飞行器。2024年起,中国eVTOL产业有望进入商业化爆发期。根据赛迪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eVTOL产业规模为9.8亿元,同比增长77%,2026年将达到95亿元。

  新疆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和低空经济正当其时、潜力无限。

  空域资源:新疆空域资源丰富,空域面积约有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全年可飞天数达320天以上,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

  地理区位: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与中亚、西亚国家在经贸、物流等领域合作密切,通过发展跨境包机、医疗转运等短途运输服务,能够完全满足双方一直增长的合作需求。

  应用场景:新疆地域广阔,拥有众多优质的旅游资源、农牧业资源以及油田资源,这些资源为低空旅游、人影作业、油田巡防等业态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

  伴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态趋势成为新疆新的增长引擎。

  目前,新疆慢慢的变成了全国通用航空发展较快、机队规模及机场数量相对较大的省份,拥有2个A1类通用机场、15个B类通用机场,并规划设计了阿勒泰、克拉玛依、且末等多个低空飞行服务站,已初步形成了干线、支线、通航机场协同发展的格局,为低空飞行器的起飞、降落维修及其他各类业务开展提供了关键的基础设施支撑。

  根据《新疆通用航空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5年)》显示,到2030年,新疆将建成A2级以上通用机场89个,密度达到每十万平方公里5.4个,到2035年,新疆将建成A2级以上通用机场累计达98个,密度达到每十万平方公里5.9个。

  空域保障方面,新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新疆低空协同运行服务保障平台,涵盖了中低空空域运行服务保障,涉及粮棉和水果种植区防雹作业8000米高度的空域资源,和低空各类通航类飞行任务在同一空域协同运行,目前已形成“一网申请、一网通办”的快速空域协同运行服务保障机制,为低空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新疆低空制造业正在加快发展。目前,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通航装备制造产业园及第十二师乌鲁木齐通航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中。其中,石河子市通航装备制造产业园将涵盖无人机系统及载人通航飞机研发、生产制造、定检维保、配套系统研制等,推动解决新疆低空缺乏制造业等难题。

  此外,新疆在大型无人机生产领域持续发力,目前已具备大型无人机批量化生产能力。由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鸿雁”大型无人机于1月20日在新疆石河子基地批量下线并交付。项目达产后可年产大型无人机和载人通航飞机150架,该公司已在新疆探索出完整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将以此次量产交付为新起点,引领全国大型无人机产业高速发展。

  新疆作物耕种、林区面积大,劳作条件艰苦,航空护林需求大,很适合应用现代航空作业手段,既可提升效率,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通用航空已应用于农业植保、农业监测、农产品运输等方面,新疆还将探索农业航空监测,加强农产品的航空运输,缩短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运输时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新疆在低空货运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新疆机场集团积极探索无人机载货运输模式,于2024年10月25日在阿勒泰地区成功完成无人机货运试飞活动,拓展了低空物流业务,将持续加大对“低空+”的探索和应用力度,在物流配送、载人飞行、旅游消费、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助力低空经济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

  新疆有众多低空旅游景区、营地和企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低空旅游成为新业态。

  目前,新疆有20家低空旅游景区、2个营地、15家可开展空中游览的企业、14种不一样的低空游飞行器、30个发展低空旅游的县市,低空旅游线条。新疆还在大力开发空中观光、飞行体验、直升机滑雪等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特色服务和产品。

  2023年10月,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拓展通用航空商业化市场,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航空器制造维护、通航飞行、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等通用航空全产业链,打造通用航空产业集群。

  2024年,新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4月,新疆航空产业(低空经济)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将开展课题研究,编制自治区低空经济发展3~5年规划,确定新疆低空经济发展目标;完成新疆民航通航机场及低空服务站建设规划,奠定低空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实现产业链企业和运用场景的聚合。

  2024年7月,民航局与自治区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推动新疆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兵团以建设全国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为目标,积极打造以有人无人运营为主导、研发制造为协同、综合服务为支撑的发展格局,着力构建‘立足兵团、辐射全疆、联通中亚’的低空经济圈。据数据分析显示,新疆兵团低空经济位于西北地区前列。



上一篇:已审批将开工!河南新乡市3月最新确定64个建设工程建设项目附清单 下一篇:孙卫国:低空经济的发力点应优先聚焦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